同光晶体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在河北保定成功落地,年产目标达十万片
来源:传感器之家 发布时间:2025-03-13 08:28:44
导读 近日,半导体联盟传来消息,河北保定涞源县人民政府与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成功举行了年产十万片直径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的签约仪式。这一重要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我国碳化硅产业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在全球新兴产业需求的推动下,对碳化硅的需求已经进入爆发期。尤其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碳化硅技术在5G、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近日,半导体联盟传来消息,河北保定涞源县人民政府与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成功举行了年产十万片直径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的签约仪式。这一重要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我国碳化硅产业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在全球新兴产业需求的推动下,对碳化硅的需求已经进入爆发期。尤其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碳化硅技术在5G、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我国在这些领域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更加凸显了自主发展碳化硅产业的重要性。
保定日报此前报道,同光晶体是河北省首家能够量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单晶的战略新兴企业。该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和资源整合,与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光晶体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签订“联合实验室”,成为河北唯一的与中科院合作的碳化硅材料实验室。此外公司还联合河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搭建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检测平台,填补了河北省新材料专业检测平台的空白。
同光晶体董事长郑清超表示,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启动了产能扩张战略。涞源项目投资建设500台单晶生长炉,只是同光晶体产能扩张布局的第一步。
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将为我国碳化硅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年产十万片碳化硅单晶衬底的目标,将有力推动碳化硅材料的普及和应用。同时这也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半导体、电子信息等,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
原标题: